在高校教学体制改革中,课程教学依然是改革的核心内容。《纪录片创作》课程,在许多高校都属于新闻传播与影视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专业课。在业界,媒介生态语境的变化对影像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纪录片创作课程深入其中,其教学也因应新的时代语境。媒介融合不断深入的趋势,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对传媒艺术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365英国上市官网是一所以传媒为主体,艺术为特色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传媒与艺术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才需求,《纪录片创作》课程团队教师不断尝试和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培养有创新特色应用型人才目标的统领下,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应用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项目的实施,在推进《纪录片创作》“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及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全员育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融合”是当今传媒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传媒艺术生态格局变化的重要背景,基于传统观念的纪录片创作课程亟需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自2017年获得我校优质课评定到2021年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纪录片创作》课一直不断探索适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持续推动创新教育课程化、教学过程项目化、专创融通一体化的课程模式改革。
本项目的实施,聚焦媒介融合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以下突出挑战和问题:
(1)在媒介融合的发展态势之下,课程改革着眼于应对传媒行业需求为基点。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发展最直接的中介和变量,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对高校如何培养基础扎实、技能过硬、勇于创新的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对专业核心课程、主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
(2)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逐步提高融媒时代复合型人才的综合能力。
媒介融合推动艺术创新发展,纪录片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技术与艺术合一的新视野下,纪录片从业者既要谙熟影像艺术规律,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既要有内容创作能力,又要懂新媒体运营。迫切需要打造“专通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促进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切实提高综合能力。
(3)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度有待提高,稳步实现产教融合的实质性突破。
以往教学模式中,一方面创新思维训练脱离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重“术”轻“道”导致跟不上产业迭代。迫切需要突破教学瓶颈,探寻更好机制,推动校企合作落地,产学对接。
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抓住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是融媒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的痛点,深入剖析行业生态格局,以“知识-技能-素质”三个维度的提升为教学目标,跨媒介产出、融合生产思维主导的教学过程优化,多元立体的考核评价体系架构着手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教学成果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起到良好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1.更新教学理念,“三维渗透”的价值逻辑与媒体发展变革同步。
课程教学理念融入培养方案体系,明晰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影视传媒人才教育本质。通过多次广泛深入的教学研讨会,学院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纪录片创作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为:以核心价值观引领课堂,以文化意义培育审美品格,以行业现实需求为导向,守正创新。
2.重构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提高融媒体时代的纪实内容生产能力。
(1)依托我校“一院一品”项目建设,优化课程衔接设置。低年级设置人文类课程及影像表达、写作等先修课程,并将盘山艺术节、“视无界”影像展等第二课堂嵌入拓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重视选题策划环节,改善实习实训效果。2018年,影视学院教改项目“扎实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毕业设计能力”获批我校“一院一品”教学建设培育项目”,注重将专业课教学与毕业设计呼应,以合理教学程序设计推动学业成果产出,有效提升毕业作品质量。
(2)全面渗透底层逻辑,加强教学体系顶层设计架构。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实践课程内容着重探讨时长较短、更适应短视频传播的微纪录片创作相问题,侧重操作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实+的创作思维和方法,为毕业进入各类媒体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
课程内容注重创新性、前沿性、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生产、创作融媒体产品的综合能力。在传统电视纪录片、纪录电影教学内容基础上,引入纪录片领域的前沿应用讲解,把握纪录片新形态、新片种,例如新媒体纪录片、VR纪录片、交互纪录片等。既能够满足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实践要求,也满足了新媒体纪实节目创作的实践要求,并培养跨屏传播的意识和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打造“两个主体”“三个导向”“四个结合”的教学模型。
(1)建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模式。
所谓“双主体”建构,是指同时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积极指导的主体性”。
(2)目标、问题、结果导向三位一体。线下主讲教师对“布置作业+学生拍摄+教师点评”的传统粗放式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大胆革新,采用“目标、问题、结果导向”三位一体教学模型,推行项目制+模块化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战情境中,强化对纪录片创作的全流程实务教学,同时在类型化创作任务中探索课程特色。
(3)改革学业评价,强化过程性考核。以“四结合”创设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即个人与小组相结合,课堂讨论与实操相结合,基本功与创意思维考察相结合,模块训练与期末成片相结合。加强流程把控管理,平时考核不少于5次,作业采用积分制,赋予游戏式闯关+即时反馈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热情。
4.建设多层次指导教师队伍,创建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积极选拔优秀“双师” 主讲,并通过“大师课”、纪录片工作室等形式,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例如我们在教学中邀请国内一流的纪录片导演为学生做创作经验专题讲座,让学生得以接触最新的业界发展动态,双师型师资既能够系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结合自己的一线传媒工作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践创作能力。
三、成果取得的突破与创新
1.教学理念创新:“三维渗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以思政元素为引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相统一。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把思政理念有机融入课程讲授中。引入央视等主流媒体制作的纪录片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核心价值观。例如《中国脱贫攻坚》一片为本课程团队导师宁楠担任摄影指导的获奖作品,以本片为案例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不仅向学生传授了鲜活生动的一线纪录片创作实战经验与知识,也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民族自信,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实现积极良好的价值观塑造与引导。
(2)以人文素养为根基,理论夯实与实践教学融合共进。通过在低年级设置人文类课程,依托我校各艺术学科融合发展、多专业联动,以纪录片为媒介,实现不同门类艺术融通互动。引导学生选择人文、艺术题材开展纪录片实践,在创作中坚守纪录片的人文属性,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解决了学生纪录片的选题策略、创作方向问题,更解决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人文底蕴薄弱,创作能力后劲不足的问题。
其三,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围绕媒介融合背景下专业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如将纪录片选题策划环节的传统课堂教学改为模拟纪录片提案创投会的情境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纪录片行业生态的了解,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学生的平台思维,训练从大屏到小屏,多屏互动、跨媒介内容生产的能力。
2.教学环境创新:“三元融合”打造全新融媒教学空间
在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驱动之下,艺术边界日益模糊,互联网、智能媒体赋能纪录片创作,纪录片的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此,我校大力建设虚拟动作捕捉综合实验室,聚焦高新视频云互动数字场景创新应用,为交互式纪录片、真实再现、VR技术应用等纪录片新制作手段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打造全新实习实训物理空间、拓展课程资源空间、构建社群学习服务空间,实现了线上线下联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教学创新环境。
3.体制机制创新:“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
构建了保障教学改革创新,“产学研”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以“学科带头人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倡导开放式、学科整合式、针对式教研活动推动教改;立足学校的学科优势资源,以艺术、非遗文化题材为纪录片创作对象,打造师生共创精品。
四、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教研教改成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产生重大社会效益。
课程教师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乐于参与课程和专业建设,近几年出版了契合学生需求、由团队教师主编的优质自有教材,发表了多篇围绕媒介融合课题的教研科研论文,如《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视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罗华老师的《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的演变与创新》一文,发表于CSSCI期刊《当代电视》2020年第10期,目前中国知网被引量为19。
教师乐于担任学生作品创作、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成绩斐然。一批骨干教师指导学生创作的纪录片多次获得天津微视频大赛、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美中国际电影节等省市级、国家级、国际级重大奖项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影视教育杰出贡献奖,受到广泛关注和赞誉。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立德树人取得明显质效。例如《中国脱贫攻坚》一片由本课程团队导师宁楠担任摄影指导,荣获2020年美国艾美奖最佳电视片提名、2020美国泰利电视奖纪录片铜奖、中国电视广播影视大奖、“星光奖”特别奖等。以本片为案例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不仅向学生传授了鲜活生动的一线纪录片创作实战经验与知识,也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构建民族自信,实现积极良好的价值观塑造与引导。此外,授课教师还以本片为研究对象,撰写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像话语建构》,发表于双核心期刊《电视研究》2021年第5期,文章标题荣登封面,促成产、教、研成果的相互转化。
2.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培养质量获得各界认可。
课程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显著增强了学生应对媒介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质量稳步提升,获得社会各界认可。一批融合多种艺术门类的影像作品如《万疆》、《孤勇者》等荣登CCTV-15、天津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次获得主流赛事平台的重要奖项与认可,除了在传统主流媒体大放异彩,学生还在勃然兴起的短视频创作潮流中发挥所长,积极投身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内容运营。鉴于在“我们的新时代”“幸福的家”短视频征集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部分指导老师受聘于天津电视艺术家协会短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
此外,学生利用所学主动参与社会服务,为天津市警备区、中国电信、人保、男篮等拍摄视频,为蓟县旅游招商、中小学各类学校、壮族天琴非遗等拍摄各类宣传片、纪录片,相关单位均给予高度评价。
3.产学研合作深化,引领和示范效应显著。
项目实施以来,立足于纪录片创作和纪实内容生产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受益面和受益程度显著提高,涌现了大批优质内容创作者、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产教融合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几年,从纪录电影到电视纪录片、新媒体纪实内容,师生创作作品在各个媒介平台全面开花。董雪莹执导的院线纪录片《“炼”爱》夺得2022年4月纪录片内地票房季军;宁楠任摄影指导的电视纪录长片《河狸公主》获2020年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纪录片自然类铜奖、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长片十佳作品,短片《侗族斗牛节》获短片十佳作品奖;2022年7月,大型原创音乐剧《鹤之爱》的幕后纪录片由本课程团队教师承制,致力于推出我院纪录片品牌。
教师团队还积极为学生开拓实践渠道和作品出口,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内联外引强化引领示范效应。张璐老师带领学生创作的《中国影像方志∙广西昭平篇》在CCTV科教频道播出,落实了教学成果展示与媒体需要接轨。在以“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要考察对象的各类竞赛中,我院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张璐2017年指导项目《IP银行》荣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20年指导作品《5G时代下的“少儿动漫”》,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高校主赛道中获三等奖。
佐证视频材料
上一篇: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实施戏剧联合创作教学改革与舞台综合实践[ 09-27 ]
下一篇:产学研创结合实践教学平台创建[ 09-27 ]